地址: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龔家鋪110號 郵編 :430077
鄂ICP備09016358號-1 電話 :027-81807064
來源:十巫北項目部 王軍 日期:2021-03-18 11:00:09 3:
打印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次身份和思想的轉變,才會像陸游所寫的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那樣豁然開朗、另闢天地。在十巫北項目部,有這樣一位從事測量工作的“90後”,他已歷經了三次身份上的轉換,每一次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在支撐,都有一種不服輸、肯吃苦的勇氣在鼓動。測量工作經常要跋山涉水,就像西游記要經過漫長的取經路才能苦盡甘來,因此他被人玩笑似的起了個綽號(名叫“大師兄”)。他就是十巫北項目部測量隊隊長吳林傑。
一、美好的遇見,毅然決然,光榮地成為“長路建設者”
吳林傑2014年6月畢業於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,畢業後被湖北華旺達建築勞務公司先後派遣至潛石高速、麻竹高速大悟段項目,成為了1公司協作單位的一名普通測量人員。“剛在協作隊伍從事測量那會兒,特別辛苦,經常要帶著儀器,爬山過河、早出晚歸,經常是累得筋疲力竭、晚上難以入睡”吳林傑回憶到。“睡不著的時候就想測量這個行業,對於涉事未深的我來說,這個行業既累人又神秘,一直是我喜愛的職業,我一直想多學多看、多聽多做,早日掌握這個工種的專業知識。”“那會兒無論是辦公的地方還是住宿的地方,條件都比較有限,駐地經常籠罩著一片嘈雜,特別苦悶,既想學,又沒有學的環境。既想提升,又沒有提升自己的條件,無可奈何”!他苦笑道。
2015年4月,在與1麻竹高速大悟段項目打交道期間,吳林傑被1這個平臺所深深吸引,在他眼裡,協作隊伍和1項目部相比無論是接觸的層面還是上升的空間,無論是工作的地方還是學習的環境,都大相徑庭差別懸殊。1所營造的濃厚的學習氛圍、團結爭先的進取精神和忠誠擔當的使命意識都讓他情不自禁深深“淪陷”。“那時候,在協作隊伍上班視野很局限,直到看到1項目部,我才知道奮鬥的含義和進步的樣子”。於是他下定決心,要投身1這個廣闊平臺積極進取、追求進步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2017年10月,經過應聘面試吳林傑順利地成為了“1”光榮的一員!
二、光明的前景,倍加珍惜,立志要做“測量帶頭人”
“進入1以後,接觸到的層面和專業就更廣了,我絕不會白白浪費這個機會!”吳林傑比以前更加勤奮、更加努力了!在公司“師帶徒”傳幫帶活動中,他捧著書本、抱著儀器,積極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,任何細節、任何專業數據,只要有不懂的地方,他就一次次地請教,直到自己學懂弄通為止。“能夠學到東西,我已經覺得很滿足了。當然我更要把所學所思投入到工作當中,懷著感恩的心態做好本職工作,為項目建設助力添彩”。他言行一致,表裡如一,始終感恩奮進、埋頭工作。在莽莽群山的隧道洞口、在拔地而起的水中樁前、在枝繁葉茂的山林小徑,都可以看到他和測量隊員們頂著烈日、冒著嚴冬辛苦工作的身影。一年年風餐露宿、一次次日曬雨淋,迄今已有近4個年頭。
近4年來,吳林傑秉承著“別人會的我要會,別人不會的我更要會”的進取精神,不斷打磨著自己的專業技能,力爭精益求精、更上層樓,誓做測量方面的“帶頭人”。
龔家凸特大橋,是十巫高速鮑溢段第六標段控制性工程,設計墩柱近70米高,坐落在水勢漸深地河水中,模板安裝、混凝土澆築等對測量數據都有著較高的精度要求,稍有偏差,模板就很容易移位,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。在模板安裝過程中,其他測量人員面對如此龐大工程緊張不安、猶豫不定,害怕自己的專業技能不過硬會測出錯誤數據,一直不敢測量。這時候吳林傑挺身而出、勇打頭陣,他抱緊測量儀器、緊盯測量數據,不放鬆、不遲疑,一次次地反覆測量,一次次地核對數據,一次次指導協作單位安裝模板,確保了該特大型橋梁墩柱的如期澆築完成!
一次次地磨礪和成長,一次次地學習和進步,讓吳林傑從測量人員中脫穎而出,在測量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。憑藉過硬的專業實力和吃苦耐勞、潛心鑽研的進取意識,他正式榮升測量隊長一職,用他自己的話說是“新的崗位,將對自己更加嚴格地要求,向測量行業領軍人物看齊,爭做永不停步的奮鬥者!”
三、幸福的家庭,聚少離多,努力要做個“合格的爸爸”
2019年吳林傑與相戀多年的女友結婚,隨後女兒出生。幸福的三口之家,常常是聚少離多、兩地奔波。
“自從有了女兒之後,我又多了一重身份。從一個男孩要成長為一位父親了,肯定既有壓力又有動力。我一直想為女兒做一個榜樣,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爸爸”。不但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,吳林傑都努力地完成父親角色的轉換,每逢休假回家,他都會幫家人洗衣做飯、做做家務,工作上也比以往更加勤奮努力,得到大家的認可,榮獲了公司2020年度“先進工作者”。“女兒現在正咿呀學語,特別可愛,有時候隔著手機屏幕,都能聽到她在喊‘爸爸、爸爸’”,吳林傑笑著說!
“在工地上,我基本上每天都會跟家人打一個視頻電話,但有時候太忙,偶爾也會忘記了一些重要日子,媳婦兒也會生我的氣”。吳林傑笑著回憶道“比如今年過年期間情人節,當天晚上我在辦公室加班,媳婦兒打電話過來問我是什麼日子,我一下子想不起來,她就把電話給掛掉了。當天我再打回去她一直沒接,估計就是生我的氣了。後來幾天還是我給買了禮物寄到家裡,不斷地賠禮道歉才給哄好的!”
“有時候想要成為‘合格的爸爸’還是比較難的。現在家人需要的更多是陪伴,而身為路橋人,走南闖北、聚少離多已是常態,唯一欠缺的就是對家人陪伴的時間”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小小的虧欠,吳林傑也不例外。三十歲的年紀,沒能常伴女兒身邊,女兒學走路的最重要的階段,他只能通過手機屏幕去感受。他覺得虧欠家人太多!
“其實生活的小插曲有很多,但總體來說家人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,有時候回家媳婦兒都讓我在單位好好乾!,女兒也會喊出‘爸爸加油’類似的話”。吳林傑笑著說,“有家人的支持,我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動力,乾起事來更加精力充沛了”!他將家人的支持轉變為工作的動力,用滿腔的熱情撲進工作當中,在努力做一名“合格的丈夫”、“合格的爸爸”的同時,演繹著“合格的長路建設者”的身份。
三次身份的轉換,三種不同的人生。吳林傑一次次經歷著人生的轉折,體驗著進步的快樂。變換的是身份,唯一不變的是他始終扎根基層、吃苦耐勞、奮力拼搏的形象,是他始終求知若渴、熱愛學習、追求進步的姿態。作為一名測量人員,他始終加強學習、永不止步,凸顯了1建設者“開拓創新、勇創一流”的企業精神!